9月15日,全国引领性粤港澳大湾区(广东)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(工业赛区)总结交流活动在广州圆满举办。活动以重点工程劳动竞赛、职工技能竞赛、职工创新实践为核心,全面梳理了“十四五”期间该竞赛在工业赛区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。广东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振飚,中建八局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方思忠出席活动并现场慰问一线工友。 张振飚强调,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。全省各级工会围绕大湾区建设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,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。他指出,要进一步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,拓展竞赛形式内涵,紧扣前沿职业工种设置竞赛项目,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。同时,要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提供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,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。 活动现场,中建四局、中铁二十五局、中建八局、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、中铁建华南建设公司、国能清远电厂6家单位进行了现场经验交流,20余家单位作书面经验分享,集中展示了竞赛期间涌现出的“工转匠”、劳模等先进人物以及科技创新成果。中建八局等十余家单位还展出了基于AI技术的建筑场景专用无人机、ALC条板安装机器人等科创产品,充分彰显了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。此外,500名一线工友现场参与了“工会送健康”免费体检活动,切实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关怀。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%,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左右,部分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.5以上,表明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与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。面对“一匠难求”与“产业升级”的矛盾,广东省在“十四五”期间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通过坚持以赛赋能、以赛促建、以赛育人,开展技能竞赛、“劳模工匠进万企”等活动,选树了“南粤工匠”110名,带动培育市级以上工匠7800多名。全省各级工会共举办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5300多项,参赛职工达2746万人,取得技术革新、发明创造等职工创新成果548万项。截至2025年6月,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200.65万,高技能人才总量826.88万。一批批产业工人正通过竞赛舞台脱颖而出,成为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,为建设制造强省、制造强国贡献着智慧和力量。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总工会主办,广东省工业工会和中建八局承办,省工业工会主席唐修元,中建八局工会副主席王晓波,华南分局党委书记郭青松,华南公司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孙建文,省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,省工业工会系统各单位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43家参赛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一线工人代表近800人参加活动。 |